【轉載】用過 Bose 700 之後,我仍然會推薦索尼 WH-1000XM3

降噪耳機正流行,而常常提到的兩個品牌就是索尼和 Bose了。

大約一年前,索尼更新了第三代頭戴式降噪旗艦耳機 WH-1000XM3,當時,它最大的對手便是Bose QC 35II,我也曾經將這兩款產品進行了對比。但其實這樣的對比還是有點不太公平,畢竟 WH-1000XM3 發布於 2018 年 8 月;而 Bose QC35 II 是 2017 年 9 月份發布的產品。

兩者對比之後,索尼音質明顯要好上不少。再加上索尼降噪能力本身就不弱,因此索尼 WH-1000XM3 成為了我新的推薦選項。

而作為曾經的降噪第一品牌、生產出世界上第一款主動降噪耳機的 Bose,近年來卻放慢了產品更新節奏。面對索尼「年更」的頭戴式旗艦降噪耳機,Bose 也只能適時地推出一個又一個特別配色的「限量版」QC35 II 來保持著話題熱度。

但很顯然,這種「科技以換殼為本」刷存在感的思路,並不能提升其產品競爭力。身邊已經有好幾個 Bose 品牌的粉絲,也失去了耐心,直接轉投了索尼陣營。

時隔兩年,Bose 終於出山了。2019 年 5 月,Bose 終於發布了新一代降噪耳機,並且一改以往的命名規則,帶來全新的旗艦級產品線——Nosie Canceling Headphone 700 頭戴式無線消噪耳機。(以下簡稱 Bose 700)

用了一段時間的 Bose 700 過後,「Sony or Bose,降噪二選一怎麼選」這個問題的答案,似乎沒有太多的變化。尤其是與手上已經用了大半年的索尼 WH-1000XM3 進行對比之後,更讓我覺得 Bose 此次的蛻變,多多少少有了一些索尼的影子在裡頭。

更加簡約的 Bose,敵不過實用至上的索尼

首先,我們先從外觀開始說起。

這一次的 Bose 降噪耳機,終於看起來年輕了許多,應該再也不會被吐槽說「這是學校電腦室里的耳機」了吧。

整機主體採用了大量的金屬材質,並且使用了一體式的設計來取代以往頭梁處的拼接造型。而金屬頭梁的兩側延伸被設計為圓柱的造型,與耳罩表面的滑槽進行連接,通過上下滑動的方式來調節耳罩的長度。不得不說,這個設計非常大膽,而且具有很強的辨識性。

隨著金屬頭梁使用了一體化設計,Bose 700 的耳罩腔體設計也順應了這一變化,同樣採用了金屬材質,而且變得更為圓潤。機體配備的四麥克風系統也分布在耳罩表面的金屬開孔之下,觀感較上代要更加年輕、簡約。

簡約實現觀感提升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問題。這一代 Bose700 無法提供摺疊收納的功能,收納時只能轉動耳罩,放入一個非常大的收納盒當中。

雖然 Bose 700 的收納盒在拉上拉鏈後,厚度要優於 QC35 II,但整體體積和便攜性都不如索尼 WH-1000XM3。畢竟索尼仍然保持著摺疊式設計,而且使用了塑料盒人造革材質的索尼,在重量上也要更輕盈一些。

Bose 700 的不鏽鋼頭梁配合內側的泡棉設計會帶來更加舒適的質感表現,針對飽受吐槽的頭梁頂部的佩戴壓力,Bose 700 此次也進行了收窄的處理,加上彈性較強的泡棉作緩衝,整體的佩戴感覺要比 QC35 II 好上一些。當然,QC35 II 的舒適度已經處於很高的水平了。

▲索尼 WH-1000XM3

▲Bose 700

但一體式的頭梁配合兩側耳罩所帶來的貼合感,依舊要比 WH-1000XM3 要差一些,尤其是頭部轉動或行走的時候,包括我和一些試戴過的朋友都表示,Bose 700 會有所鬆動。而當我們嘗試去將 Bose 700 的頭梁重心稍稍向後靠之後,它滑下來了……

▲Bose 700

▲索尼 WH-1000XM3

最令人哭笑不得的是,Bose 700 為了新的頭梁設計不但讓步了摺疊設計,而且還限制了耳罩的旋轉方向——只能向外翻轉。當我們聽完歌想要將耳機掛在脖子上的時候,就會形成如圖所示的奇怪形象。

▲索尼 WH-1000XM3

▲Bose 700

因此,在佩戴舒適度方面,儘管這一代的 Bose 700 有著不少的提升,但我認為還是索尼符合我們的日常使用習慣。

在接口方面,無論是 Bose 還是索尼都已經用上了無視正反插的 USB-C 接口。Bose 700 提供 20 小時左右的續航時間,快充 15 分鐘可以提供 3.5 小時的續航;而索尼 WH-1000XM3 開啟降噪可提供 30 小時的續航時間,而且快充 10 分鐘就可以獲得 5 小時的續航。從續航時間和快充能力來看,依然是索尼勝出。

從日常使用的情況來看,兩款耳機都符合了我「一周一充」的需求,若是有長途航班出行需求的話,大概只有索尼能讓你放寬心飛抵大洋彼岸吧。

Bose 700 還配備了一個 2.5mm 的音頻口,包裝盒內有專屬的音頻轉接線,只不過以為標配的飛機耳機轉接頭卻沒有配備。

Bose 向索尼學習的最好證明,就是其實體按鍵和觸控板交互方式的變化。此次 Bose 700 在右側耳罩上加入了「觸摸控制項」的功能,通過滑動的方式就可以調整音量播放和曲目。由於頭梁結構的設計限制,所以觸控的區域只有耳罩的一半位置,

另外,左右兩側均在耳罩靠後方放置了實體按鈕,按鍵的數量從 QC35 II 的五顆變成了現在的三顆,減少的功能鍵將通過觸控來實現。需要吐槽的是,這個按鍵的位置在取戴耳機時,拇指很容易就會誤觸到開機鍵,而且是按一下,就關機了。

▲Bose 700

▲索尼 WH-1000XM3

相比之下,索尼 WH-1000XM3 也對按鍵進行了精簡,僅保留了電源鍵和降噪鍵兩顆實體按鈕,其餘的操作則交由右側一整面的觸控面板去處理。用手掌去捂住整個右耳罩的話,還能激活我們熟悉的「快速提醒」功能,減少了日常簡短對話時需要摘下耳機的頻率。

上手使用前的連接準備

此次 Bose 700 支持 0-10 檔共 11 檔的降噪檔位調節(數學不好的話可能會像我一樣一開始就沒 get 到 0 檔也算是一個檔位),這 11 個檔位的精準調校需要使用手機 app 才能設置,機身按鈕只能預設三個檔位間的切換。由於手機 app 設置檔位會有所延遲,所以我個人還是推薦你把檔位給預設好,直接用按鈕來切換會比較好。

(圖片來自 ifanr)

差點忘了說,Bose 700 使用的 app 也是全新的「Bose 音樂」應用,與之前的應用直接區分開來。換句話說,這個 app 還是處於剛剛起步的階段,目前僅支持 Bose 700 這一款耳機,而且會提供的功能也比較少,譬如沒有 EQ 設置。

相較而言,Sony 的應用顯得比較複雜一些,但是功能也非常齊全,恨不得將所有的不管你用得上還是用不上的功能都向你在一屏里完整顯示,對於動手能力較強的用戶來說會有一些可玩選項。

連接上我也更傾向於支持 NFC 配對的索尼 WH-1000XM3,免去了繁瑣的操作步驟和等待的時間

▲Bose 700

▲索尼 WH-1000XM3

說了這麼多,開機戴上感受一下吧。

第一次使用 Bose 700 的時候,我建議你可以先戴上耳機,調整好耳罩位置,然後再進行開機。這時,你會聽到一陣由遠到近,恢弘大氣的開機音樂,直接刺激著你的聽覺神經。

這一點,比起一開機就是機器人提示音的同類產品,聽起來要高級得多。而且在一開始佩戴的時候,就會給你留下音質有所提升的主觀印象。

可惜的是,這裡所說的「高級感」並沒有停留太長時間,當你還沉浸於那個恢弘大氣的開機音的時候,一陣比常規 AI 機器人聲還要生硬不少的聲音立馬打斷了你的幻想,在你皺起眉頭的同時,重歸嚴肅。

「算了,還是聽回索尼的機器人聲要親切一些……」

降噪兩者不相伯仲,但音質仍是索尼主場

頭戴式降噪耳機的優勢,就是戴上耳機之後耳罩就已經能夠被動地隔絕一些噪音。而開啟降噪之後,Bose 700 會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索尼的降噪無論是開啟還是關閉,都會簡單生硬一些。

在 Bose 700 的 11 檔的降噪調節當中,0 檔可以被看作是「環境音模式」去使用,因為這個過程會收錄環境音並傳入你的耳朵中。並且可以發現,背景的一些雜音會被去除,拾取的環境音依舊會顯得很乾淨。當然,這一點索尼 WH-1000XM3 也做到了,並且在之前的評測文章也與 M2 進行過對比。

當降噪開至 5 檔時,辦公室里的鍵盤聲和空調雜音都能被去除;降噪開至 8 檔時,基本與索尼 WH-1000XM3 持平,能夠將日常通勤車廂內的噪音大部分去除。至於開啟到 10 檔最高降噪的時候,你會發現 Bose 700 的降噪強度要比索尼來的更強硬一些,若是不播放音樂停留在一個不是那麼吵雜的環境裡,10 檔下的 Bose 700 會給耳朵帶來一絲「真空」感。

雖然降噪強度依然是 Bose 更強,其優勢應該是在於針對底噪的處理要比索尼來得更加細緻深入。但兩者之間的降噪差距已經不是那麼明顯了,索尼 WH-1000XM3 內置的 QN1 晶片其實也對這底噪部分進行了優化,因此無論是索尼還是 Bose 都已經能夠應對日常通勤時所需,大部分消費者都難以在降噪層面上直接對這兩款產品分出一個高下。

論降噪,在我看來兩者不相伯仲。

但在音質方面,Bose 的積累還是不如索尼深厚。WH-1000XM3 內置的 QN1 晶片不單單具備降噪處理功能,同時還肩負著音頻處理的職責。該晶片採用了 32 位音頻信號處理技術,並且內置了 S-Master HX 數字放大器、DSEE HX 數字音頻處理技術等索尼的看家本領。

配合全新設計的 40mm 的驅動單元,聲音硬體素質已經領先於同類產品。而且在藍牙編解碼器方面,WH-1000X M3 支持SBC \ AAC \ LDAC \ apt-X \ apt-X HD,更高信息量的音頻,其實就意味著更高質量的音樂。

反觀 Bose 700,只支持 SBC 和 AAC 兩種無線傳輸編碼,在連接到 iOS 設備上,索尼和 Bose 倒是可以在同一起跑線上進行比較,兩款都有著不俗的音質表現,但解析力和分離度都是索尼更勝一籌,即便開啟了降噪,音色的變化也不會很大,聽感會更自然舒暢一些。

而當我們使用的前端設備為 Android 手機等支持 LDAC 或 apt-X 規格的設備時,索尼 WH-1000XM3 的音質會進一步得以提升,與 Bose 700 之間的差距會進一步拉開。

此次 Bose 700 的聲音走向不再偏冷,三頻表現也更加均衡一些,與 QC35 II 相比會更好一些。但這樣的調校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愛。在國慶假期里,我曾將 Bose 700 借於一位 Bose QC35 II 用戶試聽後,它對 Bose 700 的評價並沒有原先期望值那麼高,反而會覺得 Bose 700 的音質表現還不如 QC35 II。

所以,論音質還是索尼的強項。

事實上,Bose 一直都沒有強調過音質提升等要點,反而最引以為傲的,還是那 8 麥克風陣列組合,6 枚降噪,2 枚通話。因此,在通話音質方面,Bose 700 倒是給了我一個驚喜,讓我擺脫了「藍牙降噪耳機不能用來打電話」的印象。

總結:被追趕的索尼 WH-1000XM3,依然是我最喜歡的無線降噪耳機

毋庸置疑,Bose 700 是 Bose 旗下最新的降噪耳機,它的升級幅度之大,從全新的命名就可見一斑。無論是新的外觀設計,還是支持多檔位調節的更強的降噪能力,都在擦亮著 Bose 的降噪招牌。

只不過這些提升,都像是在追趕著索尼 WH-1000XM3 所作出的努力,雖然 Bose 700 已經有了和 WH-1000XM3 為之一戰的能力,但在降噪效果相差不大的情況之下,更好的音質和更實用的外觀設計,依然會讓我選擇索尼。

Sony or Bose?一年前的答案,如今也沒有任何變化。